邵陽新聞網訊(記者 羅中利 林玲)她多年來扎根基層,一心為民辦實事、謀發(fā)展。在她的帶領下,村班子團結、村容整潔、鄉(xiāng)風文明、村民富裕,也由此成了遠近聞名的文明富裕村,他就是來自基層的邵陽市人大代表劉樹香,2008年上任新邵縣太芝廟鎮(zhèn)扶錫村村支書。
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, 村黨支部書記擔負的任務十分繁重。劉樹香作為一個女人,卻從未向艱難的工作示弱。她一直恪守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的格言,深入群眾,傾聽民意,以模范的表現,搭起了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。
2005年,扶錫村遭受特大洪災,村河道大壩被沖毀,村民種田陷入困境。劉樹香發(fā)動全村干群籌資投勞,修河壩、引水渠,使原本癱瘓的水利灌溉設施得到全面恢復,確保280余畝水田旱澇保收。
2007年,劉樹香因地制宜,挖掘扶錫村綠色種植業(yè)和養(yǎng)殖業(yè)發(fā)展優(yōu)勢。她帶領全村村民養(yǎng)土雞、土豬和黃牛。目前村內有40余戶土雞養(yǎng)殖大戶,年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達到8000余只。此外,全村200多畝旱地種上了青蒿、尾參、芍藥等藥材,建立150余畝香菇種植基地、250余畝板栗基地,特色種養(yǎng)業(yè)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。此外,她還發(fā)動群眾“退耕還林”,在坡耕地改種用材林或果木林。幾年來,全村共實施退耕還林面積500多畝,荒山造林1000余畝,全村每年得到國家林款補助12.5萬多元。
2008年3月冰災后,森林火災頻發(fā)。一次,鄰村發(fā)生火災,劉樹香帶人上山撲火,頭發(fā)被燒掉一大把,衣服掛得破爛不堪,仍堅持兩天兩夜不下火線,渴了喝一口山泉水,餓了啃一口干糧,直到山火撲滅。而后,她召集村里的年輕人成立義務“應急打火隊”,肩負起保護2000多畝山林的重任,挽救經濟損失幾百萬元。
2009年,劉樹香多方爭取資金12萬余元,在村后山上修建了水塔,讓全村1200多人用上自來水。2014年,“5.25洪災”使扶錫村河堤沖毀,公路路基塌方1000余米,為盡快恢復公路通車,她帶領村民建設高標準河堤、路基1000余米。
2015年,劉樹香爭取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整治資金20余萬元,購置垃圾桶100個,發(fā)動村民長期開展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保潔活動。2016年,她發(fā)動村民籌資籌勞植樹造林100畝,同時在公路兩旁栽種3公里綠化樹,安裝路燈60盞,全村實現亮化、美化、綠化,村民居住環(huán)境得以改善。此外,在順利完成原扶錫、易灣、尚志3村的并村工作后,劉樹香帶領村干部再次開展村落基礎設施建設,修建水庫、擴建道路、開展“百千”整治等工作,全村改頭換面,真正實現了“大村帶小村、并村又并心”,實現了民心融合。
多年來,劉樹香籌集40萬元硬化通組公路3.5公里,實現水泥路到組入戶;籌資28萬元新建高標準的村級活動中心,并設置村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、村級農家書屋、村級遠程教育站點;籌資68萬元新建占地3畝的農貿市場,完成農貿市場周圍23畝土地開發(fā),66戶村民統一規(guī)劃,集中興建了現代化的住房,水、電、電視、電話、寬帶統一入戶,成為新農村建設示范點。